新闻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社会实践|产教融合赋能嵊州,创新驱动县域新篇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27     点击量:

为贯彻落实产教融合战略,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年7月21日至25日,前沿院实践团队在浙江省嵊州市组织召开产教融合座谈会,并开展企业生产一线调研活动。本次活动以“高校-产业-治理”三位一体协同机制为主题,旨在推动技术转化、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活动吸引了高校学者、企业代表及相关机构人员参与,搭建了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平台。

座谈会:深化产教融合,激发创新动能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围绕产教融合的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长三角新能源产教融合研究院负责人介绍了依托西安交通大学何刚教授团队,引进6名常驻学者,联动50亿元产业基金,加速氢能项目中试的创新实践。企业代表分享了嵊州市在产教融合中的成功经验,绍兴弗迪电池有限公司通过与高校共建实训基地,精准培养适配新能源产业链的工程人才;浙江万丰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61%的专利转化率,依托中德双核研发模式打破技术壁垒。会议提出通过“引人才、促转化、强合作”策略,深化“需求导向、精准对接”的合作机制,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生产一线调研:见证嵊州产业实力

调研期间,实践团队深入多家企业生产一线,全面了解嵊州市在新能源、生物医药及传统产业升级领域的创新成果:

1.绍兴弗迪电池有限公司

作为长三角最大刀片电池生产基地(年产能24GWh),该公司采用第三代CTB技术,将中试周期压缩至行业均值1/2,配套蔚来ET7、小鹏G9等车型,技术研发投入占营收6.3%,专利授权量居国内第二。

2.浙江万丰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该企业占据全球轮毂市场18%份额,专利转化率达61%,通过中德双核研发模式实现技术突破,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3.嵊州市小吃产业孵化中心

该小吃产业孵化中心通过中央厨房体系,辐射全国3万家门店,年产值达140亿元,展现传统产业现代化的创新路径。

未来展望:持续迭代“嵊州方案”

在国家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战略的背景下,嵊州市作为长三角县域经济现代化的先行区,通过构建“高校-产业-治理”协同机制,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创新样本。本实践探索学研合作模式,依托区域新能源产教融合研究院,引进高端人才,加速技术转化。例如,新能源电池企业通过先进技术优化生产流程,配套多款新能源车型并拓展海外市场;科技企业凭借高效专利转化打破国际技术壁垒;生物医药企业聚焦多肽技术,布局全球原料药市场;小吃产业孵化中心通过中央厨房体系服务全国市场,创造显著经济效益;基层治理平台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矛盾化解效率。

通过调研,嵊州市展现了技术创新、产业集聚与治理赋能的协同效应。深化这一模式需进一步整合高校资源,优化技术转化链条,强化产学研合作,持续推动新能源、生物医药及传统产业升级,助力企业技术革新与市场拓展,为区域经济注入持久动能。

关闭

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

地址:曲江校区——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雁翔路99号西安交通大学曲江校区西二楼

          创新港——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19号巨构

邮编:曲江校区——710054      创新港——712046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