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大盆接雪”。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任晓兵教授这样形容自己领导的这个机构的作用:大盆就是学术特区,雪则是中组部启动各种人才计划后,海内外人才的回国浪潮。从2010年成立到现在短短五年,前沿院在国际最有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们已经进入到世界前80-100名世界一流大学相关院系的水准,成为了国内外知名的的新式学科交叉研究院。
高校改革的“引爆器”
2008年,中组部启动人才计划,这个上升到国家层面的重大项目,激起了海外知名学者回国工作的潮流。如何能够吸引高端人才回国工作,如何能够使他们在中国的高校内迅速发挥作用是很多高校面临的问题。地处大西北的西安交大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能够扭转“孔雀东南飞”的局面,在这一轮雪崩式的人才回国浪潮中抓住机遇而胜出,将对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几经思考,西安交大开始有了成立学术特区的想法。这个特区第一要在体制上有所创新,给引进人才创造和国外接轨的科研和管理环境,第二要在学校需要迫切提高的基础学科如材料、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汇聚一批海外杰出的领军和优秀青年人才。这样做可以加强和补齐学校长期比较薄弱的理科,使得学校成为名副其实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前沿院——国内高校中最早的学术特区之一应运而生。
“高等教育的改革是 ‘改革体制',开放是‘吸收人才'”任晓兵教授说。成立伊始,前沿院在管理模式上就采用国际上被证明行之有效的聘任制,并配以与之相配套的评估和晋升机制给教师提供了明确的发展路径,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激发了教师的潜能。同时,前沿院的另一个大特点是多学科交叉,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在这里可以充分地探讨各自的研究课题,汲取其他学科的研究思维和科研方法。
前沿院不仅在科研管理体制方面是国际一流,在行政方面,也参考了国外高效的行政机制。全球招聘的行政副院长孟祥丽博士,用自己丰富的国际经验建立了具有高度服务意识的高效专职行政团队,使得教师和研究人员能够心无旁骛的投入科研。
目前,前沿院44名教师队伍中包含4名外籍院士、9 位领军教授、1位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院士和具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43%,外籍教师比例为25%。
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仿佛一夜间就冒出这么多成果,前沿院被同行形容为“蘑菇式发展”。任晓兵说,我们只是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土壤。在选拔、引进人才时,我们首先看人才的质量、水平,我们相信,优秀的人才在什么方向、领域内都能做出成果。
作为一个基础学科研究院,科学论文的发表是考核科研水平的一个强有力的指标。五年来,前沿院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快速增长,极大地推动了交大理科的发展,为提升交大排名做出了贡献。2015年短短10个月内,已在高水平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30篇,超过了2014年全年同类论文的总和,并实现了交大在一些高水平期刊上主导发表论文零的突破,论文的引用率也很高,曾小明、郑彦臻老师、杜亚平老师的论文入选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高被引论文,2009年任晓兵教授发表的一篇论文,迄今引用次数为592次,在104538篇同领域论文中被引用次数名列第二。
前沿院在人才引进、科研成果、体制创新等受到了各部委的高度关注和肯定,也获得了国际上知名机构的高度认可。在2014年荣获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以及科学技术部联合颁发的“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李巨教授、殷亚东教授入选 “2014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卓敏教授、刘健康教授入选 “201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以任晓兵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智能材料团队的科研成果获得2013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前沿院学术特区的成功,为交大的改革提供了经验。2012年和2013年,交大先后在讲师和副教授层面,把“铁饭碗”变成“瓷饭碗”,实行合同聘任制,大大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争一流”的学术氛围。
(陕西传媒网 2015年12月19日)
文章链接:http://www.sxdaily.com.cn/n/2015/1219/c375-5774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