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办,泓润育人工作室与泓润音乐治疗室承办的心理健康系列活动,在师生们的热情参与中圆满落下帷幕。活动主要由“现场角色演唱音乐会”和“声乐疗愈讲座”两大特色环节构成,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身心疗愈的奇妙旅程。
圣乐疗愈之夜:穿越时空的心灵洗礼
9月24日晚,学院特邀人文学院金晨老师教学团队,为前沿院师生带来音乐剧作品,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的音乐体验。前沿院党委副书记李妙辉,钱学森学院副院长王娟出席本次活动。

巴黎圣母院的石墙在舞台上苏醒,命运齿轮开始转动。吟游诗人以沧桑嗓音拉开了故事的序幕;吉普赛女艾斯梅拉达一袭红裙,舞步与歌声如火焰,诠释着自由与野性;钟楼怪人卡西莫多,嘶吼出被囚禁灵魂的炽热与痛苦;菲比斯与小百合的合唱,完美呈现了浮华爱情背后的虚伪与脆弱;主教的独白则将神性袍服下人性的挣扎与疯狂演绎得淋漓尽致。
最终,卡西莫多怀抱死去的艾斯梅拉达,唱起那首悲怆的《舞蹈吧,我的艾斯梅拉达》,极致的守护与哀悼,让整个剧场沉浸在巨大的震撼与悲伤之中。每个角色都化作了不朽的符号。

在精心编排的音乐剧作品中,同学们悉心观赏,心灵在悠扬的旋律中得到深层次的净化和安抚。活动现场反馈热烈,许多同学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音乐疗愈的概念,在过程中体验到了艺术与心理健康的完美结合。

S5225班冯巾娣谈到:“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以恢弘音乐与深刻悲剧震撼人心。美与丑、爱与欲、信仰与背叛在其中激烈碰撞。最动人的是,悲剧根源并非个人之恶,而是整个时代的偏见与不公。当钟声落下,留给观众的是关于命运与人性的悠长叹息。”
S5225班王润物感叹道:“作为刚入学的研究生,看《巴黎圣母院》像读了篇浓缩的人性论文。从课堂刚学的‘群体与个体’视角看,乞丐群演的呐喊、小百合与爱丝梅拉达的对立,都是鲜活的冲突样本,散场后还在想,所谓‘研究’,或许就是看懂这些藏在旋律里的复杂人性吧。”

声乐演唱疗愈:在音符中寻找真我
9月23日晚,我院邀请人文学院音乐教育中心声乐副教授金晨为研究生新生开展《声乐演唱与疗愈——在自由歌唱中寻找真实的自我》心理健康讲座。讲座内容包含声乐疗愈知识讲解、一对一教学实践、声乐演唱等环节,旨在帮助同学实现情绪管理、免疫力提升和社交连接等多重疗愈效果。

讲座现场气氛温馨而活跃。专业声乐导师带领同学们通过简单的发声练习、呼吸调节和即兴演唱,让每个人在音乐中找到了表达自我的新方式。
B25085班王瑜琪谈到:“这场讲座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声音是通往内心的钥匙。当卸下对‘唱得好’的执念,允许声音自由流淌,我们不是在表演,而是在聆听真实的自己。这个过程更像是一种内在的探索,帮助我们觉察被忽略的情绪与真实的自我状态。”

钟鸣之声余韵悠长
本次心理健康系列活动作为研究生新生教育的重要一环,旨在通过音乐的力量,引导同学们正视内心的情感波动——无论是爱、欲望、孤独还是挣扎,接纳自己的全部,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治愈力量。
活动虽已落幕,但钟声余韵悠长。前沿院与泓润音乐治疗室未来将继续以科学与艺术之力守护青春理想,深化与学校各部门的合作,探索“以乐养心、以美润德”的特色路径,为交大师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服务项目。关注心理健康,我们一直在路上,期待下一次与你相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