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荏苒,奋斗如歌。我们携手走过一轮难忘的春夏秋冬,即将迎来一个崭新的2023。回顾2022,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爬坡过坎,涉难闯关,稳中求进,前沿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奋斗者的姿态顶住压力,在前进路上奋力奔跑,用“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取得了一系列喜人成绩。
这一年,我们凝心聚力、提振士气,在价值引领中践行前沿使命。
党建引领强动力。探索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结合基层学术组织重构,建立师生联合党支部4个、硕博党支部4个,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工作深度融合。
凝心聚力促发展。确立前沿院使命、定位、愿景、文化理念,打造前沿院独特的文化特色,形成“在创新能力最强的年华,专心做最前沿的研究”的拼搏文化和“历史滋养、文化熏陶、实践锤炼”的育人文化,助推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人才高地效应显。4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2人获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1人入选秦创原战略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占比超50%。
这一年,我们开拓进取、守正创新,在谋篇布局中展现前沿格局。
学科交叉深赋能。重构学科交叉研究组织模式,瞄准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和未来创新技术孵化,成立前沿能源、先进电子、医工交叉和基础科学4个跨学科研究中心,着力打破学科壁垒,打造新形势下基础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高地。
谋划未来谱新篇。以学科交叉、开放共享为目标,建设学科交叉共享平台,创新港建设稳步推进。全面实施实验飞地、人才飞地计划,打造学科交叉共同体,学科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这一年,我们求真务实、勇攀高峰,在科研攻坚中贡献前沿智慧。
科研工作创新高。获批纵向科研项目较2021年翻一番,实现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军工项目的突破;基金资助率达56.25%,人均拥有基金数全校第一。在Science、Nature Materials、Nature Synthesis等国际顶刊上发表31篇高水平论文。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
科研基地有突破。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新增2个科教融合创新研究院。重要科研基地实现突破,新增新型功能材料与器件创新引智基地、新兴存储与传感器件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关键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电子材料化学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光电磁功能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这一年,我们立德树人、激发活力,在人才培养中体现前沿作为。
教学教改创佳绩。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通过实施教师双聘、认定跨院教学工作量、改革提升教学工作绩效比例等新举措,推动教师参与院内外教学。新开设3门课程,包括2门通识课程,实现学院校级通识课程的突破。获本科生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资助、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思政百名教师大练兵”二等奖等。
思政育人新模式。探索研究生班主任制度,制定思政育人实施方案,拓展研究生思政育人新形式,夯实思政铸魂育人成效。实现常态化疫情防控“零风险”,安全、心理突发事件“零意外”,做到研究生学业指导不停歇,实现研究生就业100%。
五育并举促成长。举办“未来之星”研究生学术论坛,组织开展摄影比赛、趣味运动会、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提高学生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发扬体育健体、美育冶情、劳动铸魂的育人风气。2名研究生荣获“研究生标兵”称号,6人荣获国家奖学金,1人荣获“2021届省级优秀毕业生”称号,研究生生物党支部荣获2022年“十佳党支部”荣誉称号。
奋斗创造奇迹。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学院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攻坚之年,让我们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不懈推进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强化创新精神、优化学科布局、提升科研品质,为实现学院二次腾飞而努力奋斗。只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佳节将至衷心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