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报告的是来自清华大学的南策文院士,他以“Dynamic in situ visualization of voltage-driven magnetic domain evolution in multiferroic heterostructures”为题,介绍了压电驱动磁化翻转的原理、研究面临的挑战及广泛的应用。其后,针对铁性智能材料响应幅度及灵敏度等关键性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基于现有机制的性能日趋饱和,任晓兵教授在“基于晶体缺陷调控的铁性智能材料高性能化”主题报告中提供可以大幅度提升铁性智能材料性能的新思路:通过点缺陷调控序参量,从而发现了无铅大压电效应及巨磁伸缩效应等良好性能。王聪教授在“反钙钛矿化合物中的反常热膨胀行为及压磁-磁热效应”课题中,利用中子衍射技术结合Rietveld精修原位测量并解析了反钙钛矿化合物在不同外场下的晶体结构和磁结构,对Mn
3GaN 和 Mn
3ZnN两类化合物在温度和压力场下的磁结构演变规律以及其诱导的物性变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南京大学的王敦辉教授的课题组在 “磁相变材料的电控磁和多卡效应”的报告中,详细阐述了利用“应力也能驱动其相变,从而带来磁化强度的改变”这一特性,在以应力传到为媒介的磁电异质结构中,实现了基于磁相变材料的大电控磁效应。刘东教授在“医学诊治一体化用智能材料”的报告中,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这一这种微纳载体。采用该载体携载抗癌药物,并结合可高准确度引导向病灶组织的诊断探针,整合药物靶向运输、活体示踪、药物治疗和预后监测等功能与一体的多功能体系。蔡伟教授在“形状记忆与超弹性及其应用”中,通过对TiNi合金中掺杂Nb和Co 等元素,使滞后变宽,从而拓宽了形状记忆及超弹性合金在工程上的应用范围。在全固态激光器研究方面,祝世宁院士在“表面等离激元的量子性质及应用”的报告中为我们介绍了将超晶格材料与全固态激光技术结合,研制了光学超晶格多波长激光器和可调谐激光器的工作。冷劲松教授介绍了形状记忆聚合物(SMP)及其复合材料(SMPC)这两种典型的智能软聚合物材料的优异特性及其研究发展现状。王沿东教授在“铁磁形状记忆合金微米丝材新功能行为与同步辐射原位表征”中,介绍了该课题组对NiFeGaCo体系铁磁形状记忆合金,利用同步辐射高能X射线衍射技术开展的微米丝材晶体结构与功能行为关联性的研究进展。蒋成保教授在“纳米异质结构巨磁致伸缩新材料”中介绍,该课题组通过固溶极其微量的稀土,使四方畸变在FeGa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3到5倍,进一步导致大的磁晶各向异性能,磁致伸缩性能最大可达1700ppm,达到TbDyFe水平。朱孔军教授在IPMC聚合物基体中添加纳米粒子,复合成为
BaTiO
3改性IPMC(BT/IPMC),借助纳米BaTiO
3粒子的高介电性增强IPMC的电学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IPMC相比,BT/IPMC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容,更好的致动能力。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丁向东教授在“Interface Driven Pseudo-Elasticity in
α-Fe Nanowires”中指出,将弯曲的[100] α-Fe纳米线进行分子动力学的模拟,展示了孪晶的形核,以及在加载/卸载循环中尼米尺度表面效应导致了伪弹性现象。众多知名学者的报告,点燃了与会人员和报告人讨论的热火。智能材料前沿论坛的举办取得圆满成功。